一年来,海南农商银行临高支行深入践行总行“一核三转六向”战略,聚焦服务“三农”及地方经济发展,以党建引领、创新驱动、实干筑基,持续注入乡村振兴金融动能。截至3月末,存贷款规模分别达93.4亿元和47.08亿元,存贷总量稳居县域前列。自2024年统一法人改制以来,累计贡献税收2453.2万元,纳税贡献率连续领跑同业,交出了一份“改革提质、服务增效、发展稳健”的亮眼答卷。
党建铸魂强根基
用红色引擎激活发展动能
临高支行坚持以党建为统领,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,通过“党建+业务”双轮驱动,以基层党组织为纽带,搭建金融服务直通村组的“红色桥梁”。截至3月末,与全县157个行政村签订《党建共建促整村授信合作协议》,整村授信农户经营性贷款余额16.02亿元,较年初增长8071万元,农户经营性贷款户数16780户。
深化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合作,截至3月末,临高支行累计发放一般贷款5.89亿元,其中,发放4.26亿元贷款支持“三农”、小微企业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。涉农贷款余额26.15亿元,比年初增加0.42亿元,实现“涉农贷款余额持续增长”、“普惠型涉农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”的监管要求。
普惠金融润沃土
精准滴灌赋能乡村振兴
临高支行聚焦“三农”与小微,全力做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工作,以产品创新破解融资难题。针对渔业大县特色,积极拓展海洋渔业信贷模式,有效解决渔民融资难、融资贵等问题。大力推广“捕捞e贷”、“休闲渔业贷”和“渔业远海捕捞贷”等,设立服务点,通过线上审批的方式更快更准确的响应客户需求,做实做透渔民群体。截至3月末,累计投放渔业贷款金额1.45亿元,惠及渔民419户,支持渔业“往深海走”,向海图强,助力蓝色经济发展。在农业领域,“社宝e贷”“农e贷”等产品实现“码上办贷、精准授信”,全年授信金额5677.5万元,用信余额2647.82万元,为特色农业注入“及时雨”。
责任担当显情怀
金融为民书写大爱篇章
临高支行践行金融为民理念,以行动诠释责任担当。面对台风“摩羯”灾情,支行党员服务队深入一线协助抢收青柚600余箱,启动“灾后重建十条措施”,发放专项贷款支持复产。截至3月末,累计回访存量贷款1.68万户,涉及贷款余额21.22亿元,支持受灾客户4235户,授信金额5.73亿元,发放贷款5.60亿元。同时组织70余名志愿者开展灾后重建,累计清运垃圾104车次、51吨,助力责任区恢复原貌。针对加来镇辣椒滞销,团支部联合乡村振兴部门认购3500斤并通过“线上+线下”渠道助农纾困。在普惠金融领域,创新建立网格化服务覆盖全县21个片区,通过“千企万户大走访”对接521户企业(占全县57%),发放贷款2.18亿元(占全县51%)。推动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10.79亿元,实现“两增两控”监管目标,以实际行动彰显金融机构的责任温度。
科技赋能农商行
绘就数字化转型蓝图
临高支行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,提升数字信贷服务能力,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、融合数字经济提供有力支撑。一是充分发挥点多、面宽、线长的优势,依托“三资”监督管理平台,实现线上交易20082笔、金额10883.27万元。二是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,为海南恒坤新材科技发放全省首笔200万元专利质押贷款,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“轻资产”融资难题。三是在临高县调楼镇武莲渔港进行开渔直播推介,以“直播+短视频”形式加强临高县特色海洋渔业文化品牌宣传,将金融服务延伸到乡村最基层,解决农村金融服务“最后一公里”问题。
靶向服务助实体
产融结合赋能区域发展
紧跟临高县“三区一园”建设步伐,临高支行累计走访金牌港园区企业42家,与园区管理公司、入园企业开展推介会、研讨会和党建共建等,为企业做好存贷款、代发工资、结算业务及数字化等综合性金融服务。截至3月末,开立结算账户34户,为园区14家企业客户授信金额6.15亿元,发放5.75亿元,系临高县支持金牌港园区企业发展覆盖范围最广的金融机构。
立足新起点,临高支行将始终坚守支农支小定位,全力做好金融“五篇大文章”,以更精准的产品、更高效的服务、更温暖的担当,不断提升服务“三农”、小微企业和实体经济质效,切实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注入强劲金融动能。(羊杰隆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