搜索

您的关键词

媒体聚焦

您的位置 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媒体聚焦 > 正文

  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湾岭镇岭门村的一个辣椒种植基地,红彤彤、黄澄澄的辣椒缀满枝头,几位村民戴着口罩俯下身,穿梭在田畴间摘辣椒。“最近辣椒运销渠道逐步恢复,得抓紧时间把熟透了的辣椒采摘打包。”跟村民再三叮嘱后,岭门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曹文超踏上田埂,往村里的生猪养殖基地赶去。

  忙碌的不仅是曹文超。自2018年底实现整村脱贫出列以来,岭门村的帮扶干部、脱贫户们干劲不松,继续发力发展产业,探索建立脱贫长效机制。

  创新机制 激发村民内生动力

琼中岭门村整合资金、盘活资源发展特色产业 “抱团”兴产业 脱贫劲不松

  驱车行驶至海榆中线湾岭段,下高速后穿过一片田垄山林,尽头便是岭门村。岭门村脱贫户何国雄告诉海南日报记者,村里山林坡地多,适合发展养殖产业。这几年不少村民和他一样,通过养羊、养猪摘掉了穷帽子。

  “可这种零散养殖模式难以抵御市场风险,抱团发展才是长久之计。”曹文超介绍,考虑到这一点后,岭门村整合帮扶单位、镇政府等方面的资金共200万元,于2018年7月建起一处规范化生猪养殖基地,同时与海南农垦畜牧集团签订合作协议,由其提供猪苗、饲料、技术、收购等一条龙服务。该村30余户脱贫户入股生猪养殖基地。

  为了提高脱贫户的生产积极性,岭门村生猪养殖基地建立“保底分红+务工(奖励)分红”的利益分配机制,确保多劳者多得。“有时候同一批生猪出栏,有村民领到3000多元分红,有的村民只领到300多元分红,看到差距,分红少的村民会努力加油干。”在曹文超看来,这种差异化的分配机制充分调动了村民们的生产积极性、自主性,让大伙的干劲越来越足。

  据悉,除了传统种养产业,岭门村还动员村民抱团发展原生态跑步鸡等养殖业,形成长短结合的产业发展模式。2019年,岭门村村集体收入突破12万元,较2018年翻了近一番。

  整合荒地 盘活村庄“沉睡资源”

琼中岭门村整合资金、盘活资源发展特色产业 “抱团”兴产业 脱贫劲不松

  看着一车车岭门特色农产品畅销岛内外,岭门村的驻村干部又将目光转向了村里的一片片荒地。“早些年村民们嫌种水稻挣不了钱,地荒了近十年。”曹文超介绍,经粗略统计,岭门村下辖的7个村民小组共有抛荒地近两千亩,如何盘活闲置土地成了摆在他们面前的一道新难题。

  赴多地考察后,岭门村乡村振兴工作队最终决定先行整合岭门村下辖3个村民小组60余户农户的闲置荒地共计230亩,于2019年10月建成一个辣椒种植示范基地。

  将自家的14.63亩抛荒地流转后,岭门村村民陆世勋不仅拿到了每亩每年400元的土地租金。他在辣椒种植示范基地浇水、施肥、采摘,还能获得每天130元到150元不等的务工收入。

  “村里引进了专业公司负责辣椒种植的技术指导、销售与管理,我们只管安心劳作就行。”陆世勋说,种辣椒4个月就能收获,采收完辣椒他还能在地里种上一茬红米,多一份收入。

  据了解,岭门村引进种植的辣椒品种较为独特,在省外有固定的销售渠道,不愁销路。“哪怕是这次遭遇了疫情期间交通运输不畅、市场暂时关闭的窘境,我们也很快与海口多家超市达成了合作协议,辣椒实现就近消化。”曹文超透露,等疫情结束后,岭门村将逐步整合村里剩余的抛荒地,发展壮大辣椒种植产业。

  不仅是荒地复垦,随着海南“田字型”高速公路网的建成,岭门村正准备唤醒更多村庄的“沉睡资源”,为村庄发展插上“翅膀”。

  “我们请专家为岭门村制定了村貌改造提升方案,希望通过做好架构设计,着力提升乡村治理水平,通过‘内外兼修’让岭门村美起来、富起来。”曹文超表示。

上一篇 : 海南金融“加码”支持县域实体复工复产,农户春耕“不差钱”

下一篇 : 海南省农信社精准支持复工复产 把金融活水“贷”到企业身边

分享到 :